為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實踐活動,切實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落到實處。7月7日,市殘聯黨組成員、副理事長陳琦率康復科、恩陽區殘聯及殘疾評定人員深入到恩陽區雙勝鎮為長期癱瘓在床,且行動不便的重度殘疾人進行上門辦證服務。
“謝謝……謝謝!沒想到你們真的上門服務了,共產黨員真是好呀……”恩陽區鳳山社區殘疾人張忠清緊緊拉著市殘聯陳琦副理事長的手,熱淚盈眶,嘴里不停地說著感謝的話語。
今年80歲的張忠清,家中只有老伴兩人在家,由于多年風濕類疾病久拖未治,最終導致偏癱。今年春節后情況更加嚴重,現在已癱瘓在床,完全不能動彈,她想評殘享受相關惠殘政策,但苦于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很難到定點醫院進行殘疾鑒定。在殘疾人家庭向村殘協、鎮殘聯的申請下,市、區殘聯帶著區中心醫院專業評定人員專程為其提供上門評殘、辦證的“零距離”服務。
家住紅巖社區的73歲老人尹秀英,在2020年初外出時不慎摔倒中風致使癱瘓,兒女常年在外務工,家中老伴也常年多病,17歲的孫子患有癲癇,家里經濟負擔壓力重。通過醫生現場診療,對老人進行了殘疾等級評定,為其早日享受黨和國家的惠殘政策提供了便利。
每到一處,陳琦都詳細了解殘疾人身體狀況、家庭生活情況、當前困難及自身需求。她還鼓勵殘疾人要積極樂觀面對困難,克服消極心理障礙,要始終相信我們偉大的黨對殘疾人的格外關心、格外關注,對殘疾人不拋棄、不放棄。同時她叮囑各級殘聯組織相關人員要把殘疾人當成自己的親人朋友,加強與他們的血肉聯系,盡量滿足殘疾人合法、合理的相關訴求。陳琦要求,根據醫生評殘定級的結果,殘聯組織要加快資料審核、向社會公示、信息錄入及證件發放工作,盡快將殘疾人證送到殘疾人手中,確保她們及時享受國家各項惠殘政策,實現應享盡享。
評定過程中,評定醫生采取“一看二問三檢查”的方式,通過現場診療、查看病歷、全面了解疑似殘疾人的殘疾狀況,嚴格對照評殘標準進行評定。殘聯工作人員耐心解答殘疾人家屬的咨詢,告知申請人辦理殘疾人證需要注意的事項,對符合辦理條件又無能力填寫申請的殘疾人幫助代填資料,對不符合評殘標準的申請人進行耐心解釋說明。此次上門辦證共為該鎮5名居住邊遠、交通不便、行動不便的重度殘疾人提供“一站式”鑒定服務,為殘疾人提供了零距離、零跑腿、零費用的親情服務,得到了殘疾人及其家屬的一致好評。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全市殘聯系統始終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貫穿黨史學習教育全過程,先后開展了上門辦證、集中辦證服務150余次、配送了各類助殘輔具2300余輛(臺、副)、走訪慰問困難殘疾人500余人次,真正做到了為殘疾人辦實事解難題,增強了殘疾人群體的幸福感與獲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