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愛耳日-------------每年3月3日
世界孤獨癥日-----------每年4月2日
全國助殘日-------------每年5月第三個星期日
全國愛眼日-------------每年6月6日
全國特奧日-------------每年7月20日
全國肢殘人活動日-------每年8月11日
全國殘疾預防日---------每年8月25日
國際聾人節-------------每年9月的第四個星期日
世界精神衛生日---------每年10月10日
國際盲人節-------------每年10月15日
國際殘疾人日-----------每年12月3日
全國愛耳日
一九九八年,部分政協委員在政協第九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提出了《關于建議確立愛耳日宣傳活動》的提案。衛生部、民政部、教育部、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全國婦聯、中國老齡協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等十部門對該提案給予高度重視,經過認真調查論證后,一致同意確定每年三月三日為全國愛耳日。
全國助殘日
經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自1991年5月15日起施行。殘疾人保障法第四十八條規定:"每年5月第三個星期日,為全國助殘日。"
1991年5月19日是我國第一個法定"全國助殘日",是第一次在全國范圍內統一行動的助殘活動。
全國愛眼日
1992年9月25日,天津醫學院附屬醫院眼科教授王碼電腦公司軟件中心王延華、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徐廣第、天津醫學院流行病學研究室教授耿貫一和天津和平醫療教學服務部技師董堅四人在發表《建立全國愛眼日倡議書》拉開了全國愛眼活動的帷幕。隨后京、津、滬等大城市先后舉辦了頗見成效的愛眼宣教活動,建立愛眼日的倡議書得到各界人士紛紛贊同,共同倡議者的隊伍不斷壯大。1996年1月19日 衛生部等12個部委在《關于開展“愛眼日”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中將6月6日確定為全國愛眼日。
全國特奧日
為迎接2007年在上海舉行的第十二屆世界夏季特奧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教育部、民政部、國家體育總局聯合發文,將7月20日定為全國特奧日。2008年,中國殘聯又下發了《關于組織開展第二次"全國特奧日"活動的通知(殘聯〔2008〕151號])。自此以后每年的7月20日,各地殘聯、特奧委員會、智力殘疾人及親友協會均舉行不同形式的慶;顒。
特奧運動是專為智力殘疾人設立的體育運動。智力殘疾人通過參加特奧運動,與其他智力殘疾人和家人分享快樂、增進友誼、融入社會,更好地體現智力殘疾人融入社會的勇氣、增強自信、挖掘潛能、提高技藝。通過特奧日活動,進一步推動基層特奧活動與智協工作相結合,引導、動員更多智力殘疾人參與特奧活動。
全國"肢殘人活動日"
自二十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部分省、市相繼確立了肢殘人活動日,參加活動的肢殘人日益增多。為了提高社會各界對肢殘人群體的關注與重視,培育肢殘人"平等、參與、共享"社會生活的有利氛圍,促進基層肢殘人進一步活躍,團結廣大肢殘人參與、推動殘疾人事業發展,并充分考慮全國各地的氣候條件,經中國肢殘人協會第五屆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討論通過并報中國殘聯同意,中國殘聯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開展全國"肢殘人活動日"的通知》(殘聯廳[2010]75號),規定自2010年起,將每年的8月11日定為全國"肢殘人活動日"(寓意是肢殘人輪椅車的兩個輪子和兩根手杖)。
世界孤獨癥日
2007年12月24日第62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從2008年起,每年的4月2日被確定為世界孤獨癥日(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以提高人們對孤獨癥的認識和關注。這項決議是由卡塔爾常駐聯合國代表納賽爾(Nassir Abdulaziz Al-Nasse)提出,另有50個國家共同提案。潘基文秘書長2008年4月2日發表致辭,呼吁世界各國關注孤獨癥患者及所有殘疾人士的權利和福祉。
孤獨癥(也稱自閉癥)的概念由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專家萊奧·坎納于1943年首次提出。孤獨癥是一種表現為孤獨、缺乏情感反應、語言發育障礙、刻板重復動作和對環境做出奇特反應為特征的精神疾病。迄今人類還沒有找到預防和根治的方法,但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可以在語言和智商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據聯合國2007年的估算,全球大約有3500萬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孤獨癥。
國際聾人節
1957年,世界聾人聯合會根據歐洲各國聾人組織的倡議,決定1958年9月28日為第一個國際聾人節,并規定以后每年9月的第四個星期日為國際聾人節。
1958年8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務部、教育部、衛生部、文化部、國家體委、團中央、全國婦聯、全國總工會和中國聾啞人福利會等9個單位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各地慶祝這一節日。每年此日,中國各地都為當地聾人組織多種形式的慶;顒,如聾人文藝演出、書畫展覽,以及球類、棋類、田徑等體育比賽等。
世界精神衛生日
1991年,尼泊爾提交了第一份關于世界精神衛生日活動的報告。之后的10多年里,先后有100多個國家參與這一活動。后來,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的10月10日正式定為世界精神衛生日。
國際盲人節
世界性的盲人節日,又稱"白手杖節"。1984年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召開的世界盲人聯盟成立大會上確認每年10月15日為國際盲人節。1989年9月18日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在每年的國際盲人節時,由省(市)盲人協會出面,業務部門協助,結合當地情況,舉行適當的慶;顒,以活躍盲人的生活,體現國家和社會對盲的關懷。
國際殘疾人日
1992年10月14日第四十七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確定每年的12月3日為"國際殘疾人日"。聯大決議要求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繼續開展持續有效的活動,以改善殘疾人的狀況。聯合國的這一決議是在本屆聯大就殘疾人問題舉行兩天特別會議后作出的。該特別會議審議了1992年結束的"聯合國殘疾人十年"活動和聯合國《關于殘疾人的世界行動綱領》的執行情況。中國代表團特別顧問、中國殘聯主席鄧樸方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同年12月3日,正值亞太經濟社會理事會發動亞太殘疾人十年會議在北京召開,數百名中外殘疾人和會議代表舉行聯歡共同歡度第一個"國際殘疾人日"。
全國殘疾預防日
全國殘疾預防日是每年8月25日,由國務院于2017年6月24日,《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殘疾預防日”的批復》設立。
|